近日,《中国交通报》邀请了SGS低碳领域资深专家贺晗就交通物流行业碳中和”领跑者“零碳”工厂及相关节能减排管理及技术创新等问题进行了专访。
采访内容摘取如下:
从“碳中和”领跑者看交通物流节能减排新风向
宁德时代四川宜宾工厂获得“碳中和”认证证书,成为新能源产业首家“零碳”工厂;天津港交出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智慧绿色能源系统百日成绩单——累计发电量约559.2万千瓦时,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累计用电量约511.7万千瓦时……
近期,“零碳”工厂、“零碳”码头的热度有升温之势。怎样才算“零碳”?如何实现“零碳”?这些领跑者通过哪些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开展探索?这对交通物流行业节能减排将带来什么影响?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头部企业争当领跑“绿马”
“2021 年,‘碳中和’从全球共识变成全球行动,导致锂离子电池需求快速扩张、供应链资源愈发紧张,宁德时代加速产能扩张形成全球十大生产基地、加深产业合作保障供应交付、加快技术创新推进绿色低碳,实现了业务的跨越式发展。”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在4月22日发布的2021年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报告中表示。受益于“碳中和”行动的宁德时代,领跑“零碳”工厂实践顺理成章。3月底,宁德时代宜宾工厂获得了国际知名第三方测试、检验认证机构SGS颁发的PAS 2060“碳中和”宣告核证证书。
怎样才算是达到“零碳”工厂、“零碳”码头的标准?
SGS中国知识与管理服务事业群华南区低碳领域产品经理贺晗介绍,“零碳”并非指在生产运营过程中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节能减排、植树造林、生产或购买清洁能源等一系列方案,对相关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减量和抵消,最终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核算中实现近“零碳”目标。
记者查阅了《绿色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提法是“近零碳”。该规划提出开展近零碳枢纽场站建设行动。以重要港区、货运场站为主,推进内部作业机械、供暖制冷设施设备等加快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近零碳排放,创建近零碳码头、近零碳货运场站。
交通和物流环节,是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减少碳排放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据悉,宁德时代对物流链条和厂区交通进行了电动化改造,广泛使用无人驾驶物流车、电动叉车,实现供应商工厂、原料仓库、加工工厂、成品仓库、客户工厂之间“零碳”运转;同时,为员工提供电动大巴及共享单车,鼓励员工使用新能源车,若顺路搭载同事可获得额外奖励。
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在近期发布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中,将“碳”的披露作为重要版块。
快递物流头部企业顺丰控股在3月31日发布的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专题呈现了“共赴双碳目标”的成效。根据《顺丰控股碳目标白皮书2021》,顺丰承诺,将善用科技力量,推动绿色低碳变革,打造气候友好型快递,在2030年实现每个快件包裹的碳足迹相较于2021年降低70%。减碳行动路线图包括在合适的产业园投建光伏,逐步加大新能源车辆应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先科技实现低碳智慧运营;逐步推进多式联运,利用货运航空枢纽改善航线,使用绿色低碳包装等。针对无法避免的碳排放,采用种植“顺丰碳中和林”及购买碳补偿额度等方式实现抵消。
据悉,比亚迪2021年8月启动企业总部“零碳”园区项目,11月获颁国内首张SGS承诺“碳中和”符合声明证书,计划在2022年完成首个汽车企业总部“零碳”园区打造计划。2021年,比亚迪合计使用1035台新能源汽车用于公务出行及员工交通,累计使用 3415辆电动叉车替换传统的燃油叉车,运用于园区车间物流。
树立“碳中和”供应链标准,带动全链条“碳中和”路径
全球性竞争的企业,要向海外去卖产品,必须要满足相关地区或国家的碳排放标准。而“碳中和”背景下,本土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行为会改变,更倾向于气候友好型产品和服务。贺晗认为,市场是“碳中和”领跑者的直接动力和现实压力。
除了市场竞争加分外,绿色金融也可以为企业带来融资优惠政策。贺晗介绍,有低碳行动的企业,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去获取绿色信贷或发行绿色债券,得到一些低利息的资金。
2021年2月,南方电网、三峡集团、华能国际、国家电投集团、四川机场集团和雅砻江水电共6家企业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了中国首批“碳中和”债券,合计规模64亿元。2021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金融机构为碳减排重点领域内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截至2022年4月,首都机场集团已为大兴机场项目发行两只绿色中期票据和一只“碳中和”公司债,募集资金65亿元,拓宽了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推动了机场减碳。以碳减排为核心的绿色金融创新体系正加速形成。
放眼全球市场,欧美国家的巨头企业正在打造“零碳”供应链,欧盟、美国都有征收碳关税的考虑,这对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带来了压力。
企业着眼未来,提前布局供应链减碳,既是未雨绸缪之举,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存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挑战
“碳中和”离不开技术和管理的创新驱动。贺晗表示,碳管理是系统化工程,企业减碳面临着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挑战。科学的目标体系、专业的人才支持、完整的技术路线规划等都是企业推动“碳中和”需要直接回答的问题。
“如果全部依赖植树造林、绿地建设等实现碳抵消,对企业来说,认可度及影响力都不够高,还是应尽力减排。”贺晗提醒。通过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探索前沿技术,对企业推进减碳十分必要。目前,SGS集团正与国内大学机构合作,开发更为完善的碳减排、碳捕捉和碳利用技术。
贺晗表示,采用哪种碳排放交易机制也是一个难题。《京都议定书》中提出了3个机制,国内也有独立性碳抵消机制。企业需在考虑相关机制的公信力、企业成本等各种要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估后作出选择,这也是企业面临的难点所在。
此次宁德时代和天津港的“碳中和”认证中都采用了PAS2060标准。贺晗表示,PAS2060标准是欧洲地区性标准,也是目前关于“碳中和”唯一比较通用的标准。PAS2060正在转化为国际标准,转换为国际标准后的标准序号为ISO14068,目前还在编制中,尚未发布。
注:本文非原创文章,转载仅作学习交流之用,其版权归属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由于政策不断变化,仅供参考。文章来源于中国交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