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9 日,国家认监委发布《质量认证服务强企强链强县行动方案(2024—2026年)》。
《方案》指出,下一步重点任务为优化质量认证制度供给。优化调整自愿性认证制度,重点布局重大装备、基础材料、集成电路、绿色低碳、网络安全等领域。推动绿色低碳认证,加快整合节能、节水、环境标志、绿色设计等涉及绿色的评价制度,转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服务“双碳”目标。
原文链接:https://www.cnca.gov.cn/zwxx/tz/2024/art/2024/art_1cac22670a0749c39b29807dced48bdd.html
05 国标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重点领域探索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评估方法推广》
2024年9月23日,国家标准委、交通运输部、水利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能源六部门l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重点领域探索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评估方法推广工作的通知》,健全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机制,推进标准实施与监督,更好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通知》中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等重大部署,在交通运输、水利、文化和旅游、金融、能源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及评估方法推广工作。
原文链接:https://www.sac.gov.cn/xw/tzgg/art/2024/art_71c93a60f1954cb79fe40ab7e98d422e.html
06 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4年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
提出要发挥民营企业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增创民营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明确要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制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完善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核算、项目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9/content_6974765.htm
07 四部门联合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大众将有更多环保消费选择
2024年8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工作的通知》。
《通知》确定锂电池、光伏产品、钢铁、纺织品、电子电器、轮胎、水泥、电解铝、尿素、磷铵、木制品等产品品类试点,选取产业链完整度好,区域内或省内能够覆盖全产业链的85%以上,原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分销、回收处置等配套企业合计70家以上的企业。试点工作选取市场监管总局遴选的认证机构作为认证实施主体,依据统一的认证实施规则开展碳足迹试点认证。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9/content_6973449.htm
2024年9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意见》中明确大力发展绿色技术和绿色服务贸易,研究制定绿色服务进出口指导目录。鼓励国内急需的节能降碳、环境保护、生态治理等技术和服务进口,扩大绿 色节能技术和服务出口。加强绿色技术国际合作,搭建企业间合作平台。
原文链接: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409/content_6971880.htm
01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COP29上发布全球ESG实施原则
2024年11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COP29大会上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全球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实施原则》,旨在简化并规范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为各种规模和类型的组织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实施原则》提出要支持 ESG 绩效管理,加强现有披露框架下的衡量和报告,以实现全球 ESG 报告和实践的一致性、可比性和可靠性。通过与现有报告标准保持一致,促进互操作性,创建跨境 ESG 合规的统一方法。促进全球一致性,使全球可持续发展努力得到清晰沟通。
原文链接:https://www.iso.org/news/2024/11/esg-implementation-principles-launch
02 Influence map发布中国企业气候政策参与报告
2024年9月,Influence map发布中国企业气候政策参与报告,分析十二家中国龙头企业和五个重点行业协会的气候变化政策参与情况。所选企业来自五个与应对气候问题密切相关的行业:能源、新能源、电力、汽车和钢铁。
报告中提到,与全球同行业公司相比,中国汽车公司和可再生能源公司对气候政策的支持程度相对较高。而中国电力企业对气候政策的支持程度低于欧洲和美国等地区的同类公司。此外,中国的能源 (石油和天然气) 公司在气候政策参与中呈现相对负面的立场。基于科学的气候政策 (SBP),在可再生能源、交通电气化和化石燃料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上,汽车行业表现出较弱但相对正面的政策参与。
原文链接:https://influencemap.org/report/Corporate-Climate-Policy-Engagement-in-China-22534
03 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气候债券韧性分类目录》(CBRT)
2024年9月,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气候债券韧性分类目录》(ClimateBonds Resilience Taxonomy Methodology ),旨在通过提供清晰的定义、基于科学的标准以及统一的框架,加速全球资本流向韧性投资,从而促进有影响力的适应与韧性项目的识别与开发。
《目录》主要的资格要求包括:(i) 投资对气候韧性做出重大贡献;(ii) 投资管理潜在的适应不良风险;(iii) 不对气候变化减缓目标造成重大损害。此外,CBRT将投资分为适应性投资和赋能性投资,重点关注有助于气候韧性的措施和活动。
原文链接:https://www.climatebonds.net/files/files/CBI_Res_Meth_24_03C.pdf
内容来源已标注原文链接,如需删除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