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干货分享 | 碳化硅衬底与外延制造的微污染预防指南

干货分享 | 碳化硅衬底与外延制造的微污染预防指南

原创
2025-03-07 17:00:00
技术文章
作者: SGS_SEMI
访问次数: 199
点赞: {{ Likes }}

在半导体制造的广阔领域中,碳化硅(SiC)以其独特的性能优势,成为众多高端应用的首选材料。然而,在碳化硅衬底和外延生产制造过程中,微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因素。

碳化硅衬底与外延制造的微污染预防指南


微污染的主要来源

  • 颗粒污染:空气中的尘埃、设备磨损产生的颗粒等
  • 化学污染:清洗剂残留、环境中的化学气体等
  • 金属污染:设备或工具中的金属离子迁移到衬底表面
  • 有机物污染:操作人员或环境中的有机物质
  • 衬底污染:衬底表面的颗粒、金属离子或有机物残留
  • 反应腔污染:外延生长设备(如CVD反应腔)内的颗粒或沉积物
  • 气体污染:外延生长过程中使用的气体(如SiH₄、C₃H₈)纯度不足或含有杂质
  • 环境污染:洁净室空气中的颗粒或化学污染物
  • 人为污染:操作人员引入的颗粒或有机物


微污染的影响

  • 电学性能下降:污染会导致器件漏电流增加、击穿电压降低
  • 表面缺陷:颗粒和化学残留可能引起表面不平整,影响外延层质量
  • 可靠性问题:金属污染可能引发器件失效,降低可靠性
  • 外延层缺陷:污染会导致外延层出现堆垛层错、位错等缺陷
  • 表面粗糙度增加:颗粒污染会导致外延层表面不平整,影响后续工艺
  • 器件可靠性降低:污染可能引发器件早期失效,影响长期稳定性


微污染的控制措施
为了有效控制微污染,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 洁净室环境:使用高效过滤器(HEPA或ULPA)控制空气洁净度,维持高等级洁净室(如ISO Class 5或更高)
  • 清洗工艺:采用RCA清洗等方法去除颗粒和化学残留
  • 设备材料:使用低污染材料,定期维护设备
  • 人员培训:规范操作,减少人为污染
  • 检测与监控:使用表面分析技术(如AFM、XPS)实时监控污染
  • 衬底清洗:在进入外延生长前,彻底清洗衬底,去除颗粒、金属和有机物污染
  • 反应腔清洁:定期维护和清洁外延生长设备,避免腔体内沉积物污染
  • 高纯度气体:使用超高纯度气体(如6N或7N级别),并安装气体过滤器
  • 自动化操作:减少人为干预,降低人为污染风险
  • 工艺优化:优化外延生长参数(如温度、压力、气体流量),减少污染引入的可能性


微污染的主要检测方法

1. 表面分析

  • AFM 原子力显微镜:检测表面粗糙度和颗粒污染
  • SEM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表面形貌和缺陷
  • XPS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面化学污染

2. 电学测试

  • C-V(电容-电压)测试:评估外延层的电学性能
  • I-V(电流-电压)测试:检测漏电流和击穿特性

3. 化学分析

  • SIMS 二次离子质谱:检测金属和轻元素污染
  • ICP-MS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定量分析金属杂质


行业标准
微污染的防控需要遵循以下行业标准:

  • ISO 14644:洁净室标准
  • SEMI标准:半导体材料与设备的行业规范
  • ASTM标准:材料表面清洁度和污染检测的相关标准


未来趋势
未来,碳化硅衬底和外延制造的微污染防控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 自动化与智能化:减少人为干预,降低污染风险
  • 新型清洗技术:开发更高效的清洗方法
  • 材料创新:使用更耐污染的材料


微污染对碳化硅衬底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环境控制、清洗工艺、设备维护和严格检测等多方面措施进行有效管理。
在碳化硅外延厂,微污染的控制是确保外延层质量和器件性能的关键。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洁净室管理、设备维护和污染检测,可以有效减少微污染的影响,从而提升产品的良率和可靠性。

本文著作权归SGS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获得正式授权,非商业请注明出处

需要更多信息?

我们最快2小时内联系您

手机号码 电子邮箱

*自动注册会员,在线查看咨询进度

立即咨询
我已阅读并同意 隐私政策

发送成功

您的咨询信息已收到,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用户账号:{{ form.phone || form.email }}

已为您注册SGS在线商城会员
可使用账号快捷登陆

到“我的咨询”查看咨询进度

{{countdownTime}}秒后自动跳转

扫码关注SGS官方微信公众号, 回复“0”赢惊喜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