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 规定,如果产品不符合规定的生态设计要求,制造商应对消费者遭受的损害负责,如果是欧盟外制造商,则由进口商、制造商的授权代表或履行服务提供商负责。

1. 由于 ESPR 将覆盖绝大部分出口欧盟的产品,且欧洲是我国各类产品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之一,如果不能满足 ESPR 及具体产品的生态设计要求,将失去欧盟市场,所以国内企业必须重视。
2. ESPR 法规要求及其实施涉及产品整个生命周期,所以它不但会影响产品直接出口欧盟的企业,而且对其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3. 欧盟电池法规可以看成是 ESPR 框架法规针对电池产品的实施法案,从电池法规对电池行业的冲击,就可以了解将来 ESPR 法规对各类产品制造业的冲击了。
4. ESPR 法规涉及可持续产品的方方面面,且技术含量高,满足法规各类要求都不容易,如碳足迹、环境足迹、有害物质控制、再循环含量、数字产品护照要求等。
5. 从机遇看,ESPR 法规是绿色壁垒,但这道壁垒不是专门针对中国企业的,欧盟内外企业都要面对。随着国内制造业的绿色转型升级,国内企业应该更有能力跨越这样的绿色贸易壁垒。跨过壁垒就是广阔的欧盟市场。

因为 ESPR 是通过支撑性产品授权法案逐步实施的,需要满足法规要求的产品是逐步纳入的。所以,作为国内企业,首先要识别公司产品是否属于 ESPR 优先实施产品。如果是,应密切跟踪其至参与产品对应实施法案的制定过程,了解并影响其可能的要求。对可能纳入的要求。提前在公司内部和供应链开展准备工作。
虽然 ESPR 只是个框架法规,但也包括了很多具体的要求,对这些具体要求,可先期开展相关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