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正确敷面膜吗?
有人说,不就往脸上一敷或一抹,
哪有那么复杂?
但效果怎么样呢?
无效敷面膜不仅费钱费时,皮肤还会越敷越差
其实,很多人敷面膜没效果无非是这5个原因:
-
盲目跟风,没选对面膜
-
没选对敷面膜的最佳时间
-
敷之前没做好醒肤工作
-
敷的时间太久或太短
-
敷完没做好皮肤护理
所以,科学的敷面膜方法应该是:分5步走!
第一步:明确需求,选对面膜功效
选对面膜就是要选对活性(有效)成分
面膜液的成分主要分8个部分,排名越靠前占比越大:水(≥70%)、保湿剂(10%~20%)、增稠剂(≤10%)、皮肤调理剂、乳化剂、防腐剂、pH调节剂、活性成分。而其中,真正有护肤功效的是排最后的活性成分。我们敷面膜,要吸收的就是这些活性成分,虽然是微量添加、含量少,但效果却是事半功倍。
如何根据自己的皮肤状态选对面膜?
小S总结在了下表成分党记得收藏哦~
但需要警惕“即刻美白”小心变成激素脸
有的面膜宣称可以“即刻美白”,但其实是在里面添加了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欧盟化妆品规程和我国《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均明确规定的禁用成分。非法添加糖皮质激素的面膜,确实可以使皮肤快速变得光滑、白嫩,但这都是假象,很快会被打回原形,甚至皮肤状态会变得更差。长期大剂量使用,还会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等。而且对身体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如类柯兴综合征、重症感染、骨质疏松症、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痤疮、行为认知改变等。
含有糖皮质激素的面膜是啥样?
1. 使用面膜后极短时间内皮肤变得异常“好”,如几小时或者一天内,皮肤变得非常细腻、白皙、通透等。
2. 连续使用后停用面膜皮肤状态迅速变差,如出现红疹、刺痒、皮炎等“烂脸”情况。
第二步:选对敷面膜的最佳时间
没想到吧~敷面膜也有最佳时间
其实人体的皮肤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白天主要开启“防护模式”,夜间则开启最繁忙的“修护模式”。
正常健康的状况下,皮肤在白天和晚上的机能都各不相同。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流失、毛细血管血流量、皮脂分泌量、皮肤温度、表面pH值及角质形成细胞增值率等常见的生理指标都具有周期性。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皮肤生物钟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段选择不同护理功效的面膜。
-
6:00-9:00 皮肤需要抵御紫外线、灰尘及污染物的入侵,使用基础保湿面膜即可,后需要使用抗氧化和防晒产品。
-
9:00-12:00 皮脂分泌大大增加,皮肤会显得更油腻,若想要外表看起来不那么油腻,那么就需要使用具有控油效果的面膜。
-
15:00-19:00 心血管效率、身体温度都快速上升,皮肤各种问题容易爆发,如瘙痒、炎症、泛红,适合使用修护舒缓类面膜。
-
19:00-21:00 细胞DNA开始进入修复周期,皮肤屏障功能减弱,适合使用保湿类面膜。
-
21:00-3:00 皮肤开始分泌褪黑素,处于修复和再生过程,此时适合使用具有保湿、修护、抗衰老功能的面膜。
第三步:敷之前做好醒肤工作
敷之前先在脸上拍一层爽肤水或者精华
常有说法是:在敷面膜之前先拍一层爽肤水或者精华可以软化皮肤角质、打开紧闭的毛孔,从而让面膜中的精华更加容易被吸收。这样的说法从结论上来说没有错,但原理并不是所谓的软化角质,而是爽肤水、精华中的物质可以促进皮肤对面膜中活性成分的吸收。众所周知,皮肤屏障在抵御紫外线、外界有害物质的同时,也会阻碍护肤品中活性成分的渗透,皮肤中角蛋白、脂质等大分子结构也会影响活性成分进入皮肤深层。所以,在敷面膜前做好醒肤工作,可以让面膜的功效发挥更充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并不适合毛孔容易堵塞、易长痘的人群。这类人群更适合精简护肤,敷面膜前只需净面即可。
第四步:不是敷得越久越好
敷面膜时间宜控制在15~20分钟
常有误区认为面膜敷贴的时间越长,皮肤对面膜里“精华”的吸收也会成倍的增长,但其实不然。敷贴时间过短,皮肤来不及充分吸收面膜中的活性成分;时间过长,膜布变干,不仅效果大打折扣,还可能会造成皮肤“反吸”现象,即面膜反而从皮肤表面吸收水分,皮肤会越敷越干。最适宜的时长是15~20分钟。这是经过实验论证、比较科学的时长,也是通常会标注在面膜包装上的时长。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选购的面膜本身“水分不足”,则应该再减少敷贴时间。如果皮肤已经感受到了紧绷感,尤其鼻翼、额头等部位的膜布已经变干,就说明皮肤的水分反而在流失,请立即拿掉面膜。
第五步:敷完后做好皮肤护理
敷完面膜后再涂一层精华、乳液或面霜
面膜液的剂型通常为水剂,确实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封闭膜,但保湿效果没有油质的好。如果想要起到更好且长效的保湿效果,可以在敷完面膜后再涂一层精华、乳液或者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