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亚硝胺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在食品和饮料中被发现,但由于制药行业的严格控制,人们并未想到到亚硝胺可能出现在药品中出现,直到它被检测、识别并测量出来。
2018年,在一种通用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剂缬沙坦中发现了一种未知杂质,即N-亚硝基二甲胺(NDMA),这是一种对多种生物具有强烈基因毒性的化合物,很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从那时起,相关机构制定并发布了限制这类化合物潜在生成所必必需控制的重要指南,随着更多亚硝胺被发现,并制定了日常摄入量限制。
在美国FDA、欧洲EMA、英国MHRA以及日本PMDA等主要制药地区,相关指南陆续出台。包括加拿大卫生部和澳大利亚在内的一系列国家选择遵循这些指南的要求,为保护患者群体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措施和限值。指南最初列出了支持风险评估的亚硝胺种类及其日常剂量限值。
制药领域对亚硝胺的形成进行了深入调查,识别出潜在的成因,然后将这些信息用于指导企业对其整个产品范围进行风险评估,特别是对现有产品或新产品进行变更时。由此产生的调查揭示了更多的亚硝胺,包括与药物物质相关的亚硝胺杂质(NDSRIs)。